談殯葬禮儀的一些觀念

專訪中華殯葬教育學會副理事長呂應鐘教授

 

 

殯葬禮儀是中華文化中的人生四大禮(冠禮、婚禮、喪禮、祭禮)之一,特指人們在喪事活動中所應遵守的行為規範。不過,如果深入探究殯葬禮儀的設計,可以看出完全是生者所單方面制定的社會禮儀與行為規範,一切是生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以及期望的方式來設計的,並非以亡者的角度制定的。

《周禮•春官•大宗伯》曰:「以喪禮哀死亡。」周朝時重視莊嚴肅穆的哀思,但是後來的喪禮融入儒家精神,構成了二千多年中國傳統喪禮的基調;同時,又深受宗法制度、祖先偶像崇拜以及大農業社會、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等因素的影響,又融合道教與佛教思想,使得中國的喪禮變成極為繁複的禮儀。

歸納言之,中國的殯葬禮儀於是產生一些基本特徵,即「重孝道、明宗法、顯等級、隆喪厚葬」。成為外在形式重於內在孝思的禮儀,原本喪禮真正的追思意義變成人際關係的彰顯,完全失掉「節哀」的原意。

    現就舉數個一般人常認為的觀點,做深入的分析。

一、葬禮是不是辦的越大越舖張,方能顯的越孝順?

不少人認為喪禮若是辦得簡單,似乎顯得自己不夠盡孝,其實喪禮的舖張程度與孝順程度並不是成正比的。

真正的孝順是要表現在父母在世的時候,每個人都應該每天懷著孝心為父母打理一切,順著父母的情緒照顧他們,天天用心噓寒問暖,過年過節安排一些活動讓他們開心,假日時帶他們到名勝景點散心,一切表現都是以孝為出發點。絕不是平時不甚關心父母,只在父母過世時才來辦舖張的喪事表示自己很孝順。

西方的喪事以莊嚴肅穆、追思感恩為主,絕對沒有我們的鋪張形式,難道就能批評西方人不夠孝順嗎?

所以,真正的孝順是要做到「厚養、薄葬」,我們要教育後輩從精神上和物質上盡力俸養做好老人的生活,使其居安食美、心暢神爽,賾養天年;而在老人過世時,喪事應盡量從簡,這樣才有益於社會、有勵於生者、有安於死者。

二、做七,是不是一定要做滿七七四十九天?

在農業社會時,大家做七都能夠做滿七七四十九天,但是由於進入工業社會及資訊社會,工作忙碌,很多喪事都簡化做七的日子,改為二天內做完,如此是否無法達到做七的原意呢?

做七是道教與佛教的儀式,在唐朝佛教傳入中國以前,是沒有這個規定的,因為佛教認為人死後要經過四十九天方能投胎轉世,可見這個習俗也是因宗教而起的,並非喪禮的原本禮儀。

西方人並沒有做七的習俗,如果說一定要做七才對,那麼西方人的喪禮就錯了,若以此就推論他們的祖先都無法在四十九天後投胎轉世,那麼西方人一定愈來愈少,都無法轉世,可是事實又不然。

因此,做七只是中國人的習俗,不是絕對的。

三、家祭公祭的儀式,叫陣頭、用麥克風,比較熱鬧?

    家祭公祭(正確用語是家奠公奠)主要用意是讓家屬及亡者的親朋好友能夠向亡者見最後一面並告別,本來就是個人的家務事,只要在家裡舉行即可。以前農業社會時,農村都有廣大的空地可以搭棚子,進行室外的奠祭儀式。而由於地方空曠,又在室外,為了招呼及進行儀式的方便,便使用麥克風,好讓大家都能夠聽得到。

現在由於大家住公寓大樓,沒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奠儀,所以都改在殯儀館舉行,每個奠儀都分配一個室內空間,其實不用麥克風也可以進行奠儀。而且,喪禮是要表示肅穆的哀思,大家懷著靜肅的心情,又不是辦嘉年華會,為何要講究熱鬧呢?

四、銀紙燒越多,往生的祖先過的會比較好?

如果說燒紙錢,亡者才會過得比較好,那麼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都是不燒紙錢的,他們的祖先就因此會在死後窮苦潦倒嗎?這實在不合邏輯。

環顧當今世界,比較富裕進步的西方國家都是不燒紙錢的民族,所以燒紙錢純粹只是漢民族的習俗,沒有任何真正的意義。

五、為了感謝親友的幫忙,葬禮之後辦桌,有什麼不好?

中國人很講究人情,所以在喪禮之後都會辦桌,答謝親朋好友,這沒有什麼不好,只是要深層了解喪禮之後的辦桌,是有其原始意義的。

以前農業社會大家生活比較困苦,一年到頭難得有機會打牙祭,因此婚禮、喪禮、祭禮、廟會等大型活動就成為平常難得見面的親朋好友相聚一堂話東話西,兼打牙祭的時機。

而且有些人路途較遠,好不容易來一趟,辦完喪事都是下午時分,總要讓這些前來參加奠禮的人能用過晚餐後再打道回府,因此就有辦桌。

然而,現在忙碌社會,很多人來行個禮就回去了,對他們來講,辦不辦桌都一樣。

六、葬禮的儀式,如果沒有照傳統,會不會影響往生的祖先的投胎,與對子孫的保佑?

    何謂「傳統」?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傳統?是周朝以來就有的,或是宋朝之後才有的?或是清朝時候才有的?

我們從數千年來的殯葬文化變遷來看,就知道「傳統」兩字並不正確。例如,殷商時代重鬼神,肆行「隆喪厚葬」並大量使用人殉、人牲和車馬陪葬,我們要不要遵守這個傳統?

周朝開始以「禮」規範殯葬制度,不再提倡厚葬,《周禮•大司徒》中就有十二項荒年之政,其中第八項是「殺哀」,也就是簡化喪禮的儀節。

春秋以後,周王室衰落,各諸侯國自行稱王,諸侯王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大搞隆喪厚葬,大出風頭,老百姓也傾家盪產地辦喪葬。我們由《墨子•節葬篇》與《呂氏春秋•節葬篇》都可以看出,反映了當時隆喪厚葬的無序狀況。因此墨子及墨家學派都反對隆喪厚葬。莊子也反對當時的厚喪隆葬的習俗。

到了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交戰頻繁,可是當時的隆喪厚葬似乎並未稍減,「陵墓」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也開始大修陵墓,將隆喪厚葬推向登峰造極的地步。

西漢文帝推行「簡喪薄葬」,到漢武帝時已建國70餘年,承文景之治休養生息的政策,天下大富,於是大家爭相奢侈,以至漢武帝後期又開始流行隆喪厚葬。東漢光武帝吸取西漢帝陵被盜掘的教訓,一生都在提倡喪葬簡約。然而到了東漢中期,民生富裕,又興起隆喪厚葬的風氣。當時有進步觀念的思想家王充撰《論衡》,詳細敘述當時葬禮的忌諱,他也反對厚葬。

然而東漢時代開始流行風水術,將喪禮結合風水,更加失去原始喪禮的純樸意義,導致迷信習俗紛亂。當時不少雅士並不信風水之說,王充也是大力抨擊風水的學者。

魏、晉、南北朝、三國時期由於數百年的動亂,對隆喪厚葬自然不會有興趣,帝王及貴戚也都崇尚簡約的殯葬儀式。

唐朝時制定《大唐開元禮》,它是中國古代禮制的集大成,不僅規定了各級官員的行為準則,而且全面地干預人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殯葬禮儀。從此以後,殯葬禮儀便趨向制式化,各級官員必須嚴格地遵照國家規定的制度,按死者生前的官職,或死者子孫的官職辦殯葬,違者必究。

唐朝中後期,韓愈打著復興儒家傳統公開反佛,此後,佛教就受到中國士人階層的抵制而逐漸失勢。北宋初年,宋太祖詔令「禁喪葬之家不得用道、釋威儀及裝束異色人物前引」,這是國家公開禁止道教和佛教參與喪事。

到了明朝,洪武帝曾下詔:「古之喪禮,以哀戚為本,治喪之具,稱家有無。近代以來,富者奢僭犯分,力不足者稱貸財物,誇耀殯送;及有惑於風水,停柩經年,不行安葬。宜令中書省臣集議定制,頒行遵守,違者論罪。」可見當時的厚葬儀式相當泛濫,要皇帝出面禁止。

清代大體繼承了明代的這些規定,不過民間的風水說以及隆喪厚葬也相當嚴重,妨礙正常的社會生活,清朝政府在不到50年間,曾連下兩詔對殯葬儀式予以糾正。

因此,「傳統」兩字是指何時的傳統?數千年來的喪禮一直在改變,絕對不要拘泥於不清不楚的傳統習俗。

如果說,在兵荒馬亂的時候,孝心人家因窮苦而簡單的用草蓆裹屍,挖個土坑就將祖先埋葬,孝順的後代子孫就無法受到保佑,那實在沒有天理。

如果說,作奸犯科、有權有勢的人家,能夠花大錢找風水寶地將祖先埋葬,後代子孫就因此受到庇佑,那也真是沒有天理。

所以,殯葬禮儀重在內心盡孝,不在表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