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與個體化

by呂應鐘


 
 

一、自性

榮格用ego表示意識中心,中文為「自我」;用self表示心靈整體,中文為「自性」。

自我是意識的終極中心,意識是先於自我而存在,這個自我即是使意識具有焦點性、意向性、賦予意義感,並且可操作、控制意識內部所提供的材料。因此心理學的自我乃相當於哲學中的自我意識、先驗統覺區。而悟性和感性則內在於意識中,與相關的身體神經網絡直接連接。(歐崇敬, http

漢娜在《榮格的生活與工作》中提到:(Hannah, 李亦雄譯, 1998

 

「自性和自我」以一個現代公式表明了一個古老的事實,這就是聖保羅提出的:「我活著,然而並不是我,而是基督在我的體內活著。」(《新約全書.加拉太書》第二章20行。)

從古代起,東方人就已經用「自性」這個詞來表示更為廣義的人格中心了。例如《奧義書》中說:「他住在種子裡,在種子內部,而種子並不認識他。種子是他的身體,他在裡面統治種子,他是『自性』,統治者在裡面,永遠存在。他沒有被人看到,卻看見了別人;沒有被人聽見,卻聽見了別人的聲音;沒有被人領悟,卻領悟了別人;沒有被人認識,卻認識了別人。只有他是觀看者,只有他是耳聞者,只有他是領悟者,只有他是認識者。這就是你的『自性』、內部的統治者、永遠存在。其他一切統統都是魔鬼。」

 

  榮格認為對於靈魂的健全來說,一種超出純粹的自然人及其塵世存在的精神性目標是絕對必要的。經由這個精神性目標,人得以從個人的個體存在走向超個人的集體存在,超越時間和空間,從而返回到永恆的宇宙生命的終極存在。這不是一種理性而是一種經驗,不是一種思想而是一種心理狀態和精神境界;這是類似愛與美感的內心體驗,是一種淨化、昇華和神聖的愉悅,這也就是「自性的實現」。

  這個精神性的目標正是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之所在,也是「自性」固有的傾向和追求。原始人可能稱之為「精靈」,宗教可能稱之為「神」或「神性」,現代人也許更經常地把它叫做「靈魂」。無論如何,在這裡,名稱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的內涵。(Hannah, 李亦雄譯, 1998:137)

榮格認為占卜是求助於潛藏在靈魂內的更大的力量。西方今天的深層心理學(Depth Psychology)就是研究怎樣理解無意識,而無意識的支配者乃是原型不是因果律,心靈學上是指眼見不到的稱之為玄秘(occult)的起因。(Hannah, 李亦雄譯, 1998:162-164)

榮格認為「在我們夢中說話的聲音並不是來自於我們自己,而是來自於一種超越我們自己的聲音」。(Fromm, 郭乙瑤等譯, 2001:66)為了反駁其他人認為「那種聲音所代表的思想,不過是個人自已的思想而已」的言論,他回答說:(Jung, 1969:46

 

也許如此吧!不過只有在「我」在思考某一件事時,我才把它稱作是我的思想,就像只有當我有意識地、通過合法手段賺到或得到錢時,我才把它稱為是我自己的錢。當有人把錢作為禮物送給我時,我不會對贈與人說「謝謝你給我我的錢」,盡管我會事後對第三者說「這是我的錢」,當然說話的聲音與上一次並無兩樣。那聲音對於我來說有一定的含義,就像一位朋友把他的觀點告訴我一樣。把他所說的,硬說成是自己的觀點,這是一件既不正當又不真實的事。

 

    宇宙中存在著數不清的原型,但是最精要且能夠包容所有其他原型的原型就是「自性」。它是組織性、指導性的統一本能[1],能為人格確定方向,賦予生活以意義。它是人格的開端、源泉和最終目的。是個人成長的頂點,即自我實現。這個自我是人的整體,它不僅表現出人獨一無二的個性和完善性,而且還是他的神性象徵。當人與宇宙接觸時,他的微觀宇宙隨即反映出宏觀宇宙。(Moacanin, 江亦麗等譯, 1999:50

    Stein 說(2001:196)自性是榮格整個理論視野中最基本的特色,這是他心理學理論的關鍵,而且在某些方面,它是大多數人把他與其他深層心理學及心理分析學者區隔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心理分析理論在過去半個世紀,已經相當大幅度的朝向榮格的方向發展,但是即使有其他的心理分析理論家願意冒險,也極少有人像他在自性的理論化過程中走得那麼遠。儘管今日有許多學者在他們的臨床研究和理論陳述中,使用自性這個字眼,但是對此概念所應涵括的範圍,沒有一個人可以及於榮格。

對榮格而言,自性是超越的,這表示它不是由心靈領域所界定,也不是被包括在其中;相反的,它不僅超越心靈領域,更重要的是它界定了心靈領域。正是自性超越性的這個觀點,使得榮格的理論與其它像是柯哈特(Kohut)等自我理論家的理論大異其趣。

對於榮格而言,自性很弔詭的「不是」自我本身。它不僅止於是個人的主體性,它的本質超越主觀的領域。自性形成了主體與世界或存有(being)結構共通性的基底。在自性中,主體與客體,自我與他者,都結合在共同的結構與能量領域中。

總之,自性包含兩種深層意義:

1.整體性的原型意象,這些意象可以透過超個人的力量來賦與個體生命意義,例如,基督、佛陀、或者是曼陀羅;

2.心靈的核心與整體,能夠引領個體朝向自己在無意識中所追求的目標。

  「自性」是榮格分析心理學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不等於「自我」。自我只是我的意識主體,而自性卻包含了無意識在內的心理主體。因此榮格表明了他的心理學是「自性心理學」而非「自我心理學」。

榮格說人一出生就有了自性原型,它可以說是包容了所有原型中的原型,也是所有象徵的原型。自性實現是人類以至一切生命固有的本能,換言之,人的一生也就是自性的覺悟過程。所以自性也就是我們心中的上帝意象,住在人裡面統治管理著人。然而它不被人認識,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但卻看到了人,聽了人的聲音。就像鏡子一樣,它可以反照人像,卻無法自己顯像,這就是我們的自性。

「自性」到底是什麼?它和佛經所說的「自性皆空」的自性相同或不同?似乎沒有學者加以研究,這緣於一般學者缺乏如榮格般的靈魂體悟。其實簡單地說自性就是一個人的「靈體個性」,是更核心的存在,所以榮格才會認為它是所有原型意象的源頭與中心,也是個人整體人格統一的意象,是主要掌控規範的功能。

所以自性不僅是人的中心點,而且也是包括意識與無意識的圓周;它是整體的中心,就像自我是意識的中心一樣。因此代表整體人格中心與整體象徵的自性是人心理發展的頂點,到了這個境界則沒有任何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與障礙,到達佛經所說的涅槃,所以說自性皆空,正是最高層次的內涵詮釋。

二、個體化過程

    榮格又定義一個人的「自我」朝向「自性」的轉化過程為「個體化過程(individuation process)」,意指一個人的人格整合過程,或自性的發展過程,也是一生當中意識與無意識的整合並逐漸邁向徹悟的過程。換言之,也就是導向能對全體覺察的心靈發展過程,尋求更高意義的探索,以成為他(或她)的真正自己。以筆者的超驗所知,這個概念其實就是心靈修煉。

當轉化發生,一個新的人格中心(自性)就會顯現,同時自我傾向被減弱。這一過程分成三個階段,最初的任務是誘導出寧靜的心靈狀態,擺脫一切思緒。轉化者自己不作任何判斷,只是以自然的方法觀察,注視著無意識內容和支離破碎的幻想片段自發地出現和展開。其實這一階段即是最基本的靜坐冥想。

然後,用書面形式或其他有形的圖形,如圖畫、雕塑、舞蹈或任何其他的象徵表現手法,把這種體驗記錄下來。(Jung, 1978: 18-19)在下一階段,心靈的意識開始積極地、蓄意地參與和無意識的對峙,無意識產物的意義及其信息被理解,並與心靈的意識狀態和諧一致。

    最後,一旦自我和無意識互相妥協,個人能夠有意識地生活。就必須遵守某種倫理觀點和義務:即個人不能再像以前未意識到無意識的潛在作用時那樣看待他的生活。

榮格認為這個歷程會出現在中老年時期。首先出現的承認自己的不足與限制,然後驚覺自己的分裂本質(divided nature),最終則將分裂加以統整。榮格將此三個階段各賦與心理學名詞:

1.人格面具(persona----被發展的人格外在表現的部份,榮格稱之為「外在面目」(outward face),亦即人跟著社會文化所形成的人格面具和保護色。榮格認為它是人類性格中相當重要的原型之一。是個人與社會間的心靈介面,它構成個人的社會認同。其借用在戲劇表演中演員所用的面具來表示個體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老師或學生)之能力,特別是在不同角色的轉換。若個體讓自己變成單一社會角色,那麼,他的生活適應就會出問題。

2.象徵(symbols----是人可意識和發展的部份,介於意識和無意識之間,榮格稱之為「內在面目」(inward face),也可能是被忽略的人格,但會藉由象徵表達出來,具有補償作用。

3.自性(self----既是圓心也是整個圓,協調並融和上述兩者,使意識與無意識結合統一,這一部份永遠在發展而沒有停止,以實現人格整體與穩定為任務,它是個體化過程的目標和泉源。

  這三個階段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以自性為核心出發,透過象徵表現為外在人格,使人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楊素娥, 1998:36

  意識與無意識的基本關係是補償性的。個體化發生所憑藉的心理機制是補償作用。典型的補償作用發生在夢中,補償的功能使心靈系統平衡。榮格認為一生的個體化開展中,驅策的力量是自性,而使它浮現在個人生活中的機制則是補償作用。

宗教修為有助於自我與自性的統合作用,當自我太過高張時,強大的本能造成意識與其所生的無意識脫離,而有自我偏頗與自我本位的傾向。經過宗教的儀式與參與會讓自我與自性達到協調而統合,並且達到身心的平衡。

  個體化,不如直接稱之為修煉,其過程就是人格的整合過程,這種原型的、普遍的心靈過程屬於無意識所自發,在太古時代就存在。它反映了靈魂為調和它的意識與無意識內容而作出的努力。它是自我實現、完善、尋求生命意義的自然和自發性衝動。

從集體方面講,修煉(個體化過程)曾經表現在形形色色的神話和象徵上,在這些神話和象徵中,賦予人類內心體驗以外在形式。就個人而言,雖然這一過程總是持續著,因為靈魂一刻也不會平靜,然而它可以一直保持純粹的無意識狀態,或者可能成為一種有意識的工作。(Moacanin, 江亦麗等譯, 1999:51

榮格也認為一切煉金術活動實質上就是精神修練,它的目的是求心靈轉化,從物質的黑暗中解放出上帝。(Jung, 1980:312)大量混亂複雜、奇形怪狀的煉金術符號,都形象化地描繪了心靈從蟄伏到甦醒的演變過程,以及此過程的各個階段經驗。在這些符號中,榮格也發現了一個人從無意識狀態到意識狀態的逐漸啟悟,以及構成其基礎的治療作用。(Jung, 1959:264

到最後,透過修煉,個人的心靈和至高無上之存在的結合是個人心靈與永恆存在的接觸,也是個人與超個人的統一,榮格稱為一元宇宙(unus mundus[2],這也就是東方思想的「天人合一」,正是修煉的終極目的。這是超物質與超自然的事件,是神秘性(unio mystica)的統一,其實就是東方傳統中對「道」、「三昧(samadhi,定)」或「開悟(satori)」的體驗。(Jung, 1977:534-540)所以「個體化過程」正是修煉過程,道理十分明白。

 

註釋:

[1]本能(instinct)指心靈能量(里比多)的先天來源,以身體為基礎,是由心靈中某個原型意象塑造建構的。

[2]unus mundus即一元世界,此用語是煉金師用來說明靈魂與物質間互相滲透的本質。在榮格心理學中,它被詮釋為心靈與物質間的互動關係。他希望這個概念能夠提供心理治療與物理學一個共同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