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現象是明心見性的體悟

商周出版《揭開生死謎 》推薦文

 

呂應鐘

 

自從一九七七年起加入中華民國超心理學研究會,便開始涉獵「心靈學」的研究,體會到當今科學界和醫學界將「生命」等同於「生物」的定義有很大的問題。到了一九九七年,開始研究生死學,更是將個人多年的心靈科學研究推向更高的層次,「瀕死經驗」正是生死學裡的一個重要主題。

宗教界人士一向相信人是有靈魂的,所以也都相信死後世界的存在,當然不會否認瀕死經驗。科學界人士則分正反兩方面,醫學界則大多不相信瀕死經驗的存在,他們認為是因為腦部缺氧而導致功能崩潰瓦解的所產生的幻覺。

很多人經常問我此類的問題:「到底有沒有死後世界?」「人死了會不會下地獄?」「通靈事件到底是真還是假的?」的確,一向缺乏生死教育的國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再加上二十世紀唯物科學只注重能夠驗證的物質層面現象,使得很多人認為死亡就是結束,也有不少人說:「這些都沒有科學的根據。」

誠如本書所說:「蓋洛普民調對科學家(包括醫生)進行調查,發現只有百分之十六的科學家(包括醫生)相信死後有生命存在,與美國全部人口有百分之六十七抱持相信的態度形成對比。」這樣的結果歸因於「為什麼一九六○年代讀過醫學院的人大多採取不相信的態度。當時的醫學訓練與壓抑或否定人的靈性有很大的關係。

西方醫學理論起源於解剖屍體的認知,失掉生命的屍體只是物質成分而已。中醫有經絡理論有穴道,這是無法否認而且愈來愈受重視,卻在屍體上絕對找不到。可見,人的生命是由「物」的肉體與「心」的靈體所組成,「心物合一」的生命才是每個人的真正生命。

因此,理解了這一層面,何庸再爭論有沒有靈魂?有沒有死後世界?有沒有瀕死經驗?只要進入「心」的層次,一切都明白了,這也就是「明心見性」的真理,佛陀在二年五百多年前就告訴人類了,只是人類一直執迷不悟而已。

大家談到死亡,就呈現負面的害怕印象,最主要原因是由於未知產生的恐懼。譬如我們到一處陌生的地方,或和陌生人坐在一起,就會有莫名的恐懼產生。何況是面對生死抉擇的死後世界,那是一去永不能回頭的過程,人世間的財富、名望、親人、地位等一切統統要捨棄,當然恐懼的程度更甚。

然而,當你能夠經由本書領會到生死的界面,領會到永恆的存在之後,一切就會釋然。書中多次出現耶穌,你可以深入思索二千年前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如今卻是高層靈界的光體,幫助書中這些瀕死經驗的人回到人間,祂的存在難道只能用世間的狹隘認知來看待?

作者最後提出「對醫界的懇求」,她「衷心希望傳統上執著於實證主義的醫界,能夠用客觀以及接受各種可能性的開放態度來看這本書。」如果醫界及生命科學研究者能夠跳脫物質的思維,我相信那一天之後,人類將不用再傻傻地探討瀕死現象,因為,那只是生命回家的過程而已,我相信這個境界很快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