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腫瘤不見了/呂應鐘著

紙本書於2001年9月由自然風文化公司出版,現已絕版,今全文上網                 回首頁

             目次

自序:幫助大家克服癌症

再版言:只度有心人

前曲:

    鼻腔內長了一個小東西

    醫生說是惡性的

    老天要我早點回去我就回去

    醫學準則不太適用

我要充分了解它:

    不能對腫瘤無知

    健康的人也有癌細胞

    為何會得腫瘤?

    了解它的症狀

    腫瘤已經不是絕症

治療前後:

    住院病房所見

    醫院壁報內容珍貴

    化學治療前

    注射化學藥劑

    傳授經驗的謝先生

    治療前後要注意的飲食事項

    少不了掉頭髮這一關

    相信醫師不要相信偏方

    我是大醫院的逃兵

    防癌保險助了我

    免疫力最低的日子

    讓副作用儘量降低

    放療前再做詳細檢查

    開始用放射線殺癌細胞

再用其它方式輔助治療:

    另類療法與營養療法

    喝排毒能量水

    多吃維生素C

    癌症不宜吃生機飲食

    要有正確的飲食知識

    癌病更需足夠的營養

    多攝取維生素ACE

    重要的微量元素

    菇菌類有抗癌研究

    每天食用十字花科蔬菜

    柑橘類水果也不錯

    蕃茄越熟越好

    我也喜歡吃海產

    也試過高價的健康食品

    十種快樂食物

發揮心念克服癌症:

    要有堅強的心念

    疾病其來有自

    念力極為重要

    人人都有心靈力量

    佛陀的腦波

    身心療法可以治癌

    主緣與助緣

    到最後才開悟

真的都不見了:

    回到醫院檢查

    沒有癌細胞了

再用其它方式輔助治療:要有正確的飲食知識

不管吃生機或吃魚肉,偏廢一方都不好,最重要的是要有均衡的營養。我聽過一個說法,即「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午餐要吃得像平民,晚餐要吃得像乞丐。」意思是早餐要吃好,午餐普通,晚餐簡單。可是衡諸國人,大家都反過來了,有人甚至不吃早餐,晚餐吃得過飽。

可見國人的飲食方式離正確健康的道路太遠了,不正確的飲食會導致產生許多慢性病,而現代人飲食的最大錯誤就是熱量攝取過剩及營養不均衡。過量攝取食物,尤其是肉類的過量,已經是人類成人病及癌症增加的主要原因。

美國醫界制定人類飲食的內容,應以穀類及豆類為主食,蔬菜及水果為副食,而肉類則為次。其比例應為5:2:1最為合適。

中國人講吃飯八分飽,也就是說只要根據上述飲食的比例,吃到肚子裡覺得已有八分飽時,就應適可而止。如此就不會有營養過剩或營養不均衡的問題。

現代人的飲食有很多錯誤之處,首先是烹調方式,尤其是中國菜習慣用大火油炸或油煎,最好的調理方式是燉、滷、水煮。第二是食用過度精製及缺乏纖維的食物,加工品太多。第三是食物污染、農藥問題。第四個是沒有好好地吃東西,有人經常很緊張的吃東西,或在心事重重下吃東西,或邊看電視邊吃東西,在這種狀況下消化道的唾液及胃液並未充份的分泌,也就不能好好地消化食物。

再來是缺乏運動,運動會促進胃腸的蠕動,有助身體將脂肪或有害毒素排掉。運動不足和過食一樣,都是造成中廣體形的最主要原因。

我們日常所需的營養成分可以歸納為五大類:一是水果(可以提供人體礦物質、維生素);二是蔬菜(可以提供人體礦物質、維生素);三是油脂(提供脂肪);四是五穀(提供糖分、碳水化合物);五是肉、魚、豆、蛋、奶類(提供豐富的蛋白質)。但是絕不要長期進食相同食物,種類要多並儘量多予更換,才能避免致癌物累積到致癌量。而營養不良或肥胖都會增加致癌機率。

醫師告訴我癌症病人飲食要有三高,即「高蛋白、高熱量、高纖維」,在沒有食慾情況下也要很用樂意的心情吃喝,當然要吃容易下口的、香的食物,飲食量也要吃得夠,才能保持體力,但是要注意不可便秘。於是我就買符合這些條件的補充品來喝,儘量做到醫師的叮嚀。

董氏基金會曾進行「國人飲食認知與行為調查」,發現高達八成民眾認為用餐時應「少吃飯、多吃菜」,且同意此觀念的比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也就是愈小的孩子和青少年,反而較沒有這種觀念。原因是包括這樣較不會變胖、比較有營養等等,其實這並不是正確的飲食觀念。

董氏基金會指出,比照1920年到去年底的國人營養調查,可發現國人攝取的營養素中,只有醣類(米飯等主食類)減少三成九;其他如蛋白質類,增加五成七;脂肪類,更增加了348%,相當不均衡。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回顧這一世紀來國人飲食習慣最大的改變,就是米飯等主食類減少,脂肪類卻大增。她表示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吃米飯等主食類才有飽足感,反而不至於吃過量。此外,米飯等主食提供的醣類,可直接成為肝糖被人體吸收;但蛋白質和脂肪類,必須經過肝臟轉換,才能成為人體可吸收的熱量,多少會增加肝臟的負擔。

再用其它方式輔助治療:癌病更需足夠的營養

我常聽到有人說癌症病人什麼不可吃,什麼要少吃,有人也很忌諱紅肉、白肉、海鮮等等。我問過主治醫師,他說:「從營養學的觀點來說,這是沒有意義的。不用怕,能吃儘量吃,但是要吃新鮮的。」所以我在口腔回復正常有味覺之後,第一件就是去吃想了好久的鮭魚生魚片,讓舌頭接觸其柔軟、鮮美、甘甜的滋味,實在是人間一大享受。

台大醫院的網站說:「營養不僅對一般人很重耍,對腫瘤病人尤其重要。醫生、科學家研究發現有良好的營養較能對抗腫瘤對身體的壓力,治療的效果也會更好。營養良好的病人能接受更高劑量的化學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後的復原迅速,耍讓腫瘤病人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是比較困難的,因為腫瘤本身及治療方法都會影響病人的食慾及進食能力,結果果造成體重減輕,抵抗力變弱。」

我常對他人說,一般正常人如果營養不良都會造成身體不適,更何況是一個亟需體力去對抗癌細胞的癌症病人呢!只要把持本書所寫的正確飲食原則,有什麼好忌口的呢!

有一次在嘉義大同商專主辦的「第二屆生命教育與管理學術研討會」上,我聽到中華醫事學院的王佩玲教授說:「我是學食品營養的,我的同事也都是食品營養出身的,他們都在指導人家防癌抗癌,可是同事死於癌症的很多。」

我與王教授認識,她曾在本校兼教「另類醫療」與「生命科學概論」,不只是一位受過西方食品營養學訓練的博士,由於家學關係,更是一位從小就受過傳統醫療訓練的高人,此種能學貫中西醫理的專家現在已經很少了。所以,她的話值得大家深思。

由營養學的研究發現,當營養素缺乏時,確實會產生疾病,如缺乏維生素B會導致口角炎。如果再加上嗜酒、抽菸,更是增加罹病的機會。營養素存在於各類食物中,如:從奶類可獲得蛋白質、鈣質,而蔬菜類則提供維生素及礦物質。因此,癌症病人需要比一般健康的人攝取更正確的營養,以避免身體虛弱,此外,更有修補受傷組織及增加免疫系統的能力。

治療期間使我的體重從63公斤降到55公斤,我不設法快點補回來,還讓自己病懨懨的樣子是不對的,要避免身體虛弱,就要儘量吃營養的東西。癌症常會因營養方面的問題而造成相當多的影響,再加上心理衝擊,往往會使情況複雜化。為了避免營養缺乏,相對的在飲食上就必須更用心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