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新客星站首頁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呂應鐘

 

◎ 中國古代工藝常識

  中國工業起源相當古老,且聖賢帝王多有以工藝起家的,如伏羲、神農及黃帝,均以基本工藝授導百姓,以改善生活。到虞舜陶河濱,傅事版築,更見工藝的普遍。
  周朝元公時,政工修明,任何工藝均有詳細記載,並置六官,以司空為冬官,將民事工藝完全記載於《冬官》書中,可惜泰朝焚書,其中《司空篇》毀於一炬,僥倖後有《考工記》略補一二。
  《冬官》設有六十個職工,《考工記》只列了三十種,內又分『攻木』『攻金』『攻皮』『設色』『刮摩』『搏埴』等六種工藝,每種工藝下又分數種不同行業;如『攻木』的工藝有:輪人(做輪蓋)、輿人(做車輿)、弓人、廬人(兵器)之柄、匠人(木匠)、車人、梓人(日常用具)等七種。
  周朝時簡易的器具都是人民自己製造的,較繁難的才由國家設官製造,一如目前的國營企業。但因古代國家大事偏重祭祀與兵戎,所以體樂及兵器的製造為首要,名目也相當繁多。如禮器就有鼎、俎、豆、登、爵、勺、觚、尊、觶等十八種。樂器有鐘、磬、鼓、琴、瑟、笙、管、簫等十六種。兵器有甲、盾、弓、矢等二十六種。
  古代各種器具的製造都有固定標準,如《禮記》中所載:『投壺壺頸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徑二寸半,容斗五斗。』
  討論我國古代工藝成就的書籍相當多,其中以《天工開物》最具典範,幾乎將我國古代工藝技術做全盤記錄,有意進一步瞭解的人士自可參考,故本文僅敘述較為人罕知的工藝觀念。
  我國古代化學方面的成就,幾乎全為無機化學的合金、冶金藝術,如《考工記》所云:『金六分錫一分,製鐘鼎,金五分錫一分,製斧斤。金四分錫一分,製戈戟。金三分錫一分製大刃。金五分錫二分,製削及殺矢。』將各種不同金屬製品所需的元素份量定得很透徹,可謂增減一分則製成品即不同。
  礦物的勘苗方法,在《管子》書中有云:『凡天下名山五千二百七十,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有九。山上赭,其下有鐵。山上有鉛,其下有銀。山上有銀,其下有丹。上有磁石,其下有金。即古人勘礦苗之法。』管子所言完全符合現代的礦物知識,這也是我國古代重冶金的一例。
  然而,古代鑄造所用原料均為銅,未曾用鐵,這在秦朝以前的確如此。依照社會進化原理,銅器時代先於鐵器時代,是全世界公認的。譬如《律歷志》所云:『凡律度量衡,用銅者所以同天下也。銅為物不為燥濕寒暑變節,不為風雨露改形,是以用銅。』又《效祀志》記載『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下是也。』
  而《管子》有云:『先王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刀布即銅錢也。』均可見上古時代,銅的用途相當廣泛。到秦朝,銅仍是最重要的礦物,荊軻刺秦王時,匕首擊中的宮殿大柱就是銅柱。另外,秦始皇聚天下兵器鑄造銅人十二尊,每尊重二十四萬斤,可見所耗之銅有多少!
  釀酒技術到底起源於何時,已不可考了,但據《孟子》上云:『禹惡旨酒。』可見在夏禹以前已知釀米製酒,當時的酒力甚微,都是低酒精成分的薄酒,善飲的人可喝五斗一石為不醉。到後魏時,才有烈酒的釀製,這在《齊民要術》書中可得知。
  農業是中國立國之本,遠古時候為謀肥沃土地,各部族都經常遷徙。神農氏發明耒耜,就是耙耕,至於犁的發明,在《山海經》中提過是稷的孫子叔均所發明,可知用牛力代替人力耕種的時代相當久遠。
  說到黃帝的指南車,不僅是四千多年前工藝成就高超的明證,更是全世界上古時代唯一具代表性的製品,《宋史輿服志》上云:『指南車一名司南車。赤質,兩箱畫青龍白虎,四面畫花鳥,重台,句闌鏤拱,四角垂香囊,上有仙人,車雖轉而手常南指。』又說:『仁宗天聖五年,工部郎中燕肅始造指南車。肅上奏曰:「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起大霧,軍士不知所向,帝遂作指南車。周成王時,越裳氏重譯來獻,使者感失道,周公賜軿車以指南,其後法俱亡。漢張衡、魏馬鈞繼作之,屬世亂離,其器不存。宋武帝平長安,嘗為此車而制不精。祖沖之亦復造之。後魏太武帝使郭善明造,彌年不就;使扶風馬岳造,垂成,而為善明鴆死,其法遂絕。」』
  可見,黃帝之後各朝代都嘗孜孜地想重造指南車,可惜方法失傳。近世有人用機械原理研究出指南車製造法,完全合乎科學,曾有人建議依法製造,擺置在博物館或科學館,供人景仰。

原載於 1979 年 7 月 4 日《民族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權所有,未經原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中國古代科學 ] [ 失落古文明]

本網站由「新客星站」 維護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