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新客星站首頁

 老人生死教育內涵分析

  吳永銘


   老人有其特殊的生活經歷與發展任務,促使老人以不同於其他年齡階層者的態度來面對即將結束的生命歷程,老人生死教育的重要課題,即是在於提供適合老人需求的教育課程內容,協助老人獲得適性的能力解決身心靈的種種問題,圓滿如意地完成人生任務。本文旨在綜合老人生命發展的任務,以及老人面對死亡的態度,來瞭解老人需求的生死教育內涵。

作者:吳永銘
現職:國立北港高級中學附設補校國文科教師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學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壹、緒論

貳、生涯發展的任務

一、心理分析觀
二、人文觀
三、社會文化觀

參、面對死亡的態度

一、處理死亡相關的課題是必須面對的生活重心
二、早年喪親哀傷的經驗對死亡有所認識與準備
三、不同背景變項老人對死亡的焦慮有顯著差異
四、面對死亡時內在思考與態度轉換的機制解釋

肆、生死教育的內涵

一、協助老人自我超越化解自我偏見
二、促發老人內省思考瞭解生命意義
三、獲得積極處理生涯發展課題知能

伍、結論

一、明瞭宇宙生命的真相
二、悅納生命歷程的記憶
三、規劃理想型態的未來
四、圓滿結束如意的一生

參考書目



老人生死教育內涵分析〉--全文

壹、緒論

  我國老人人口總數在86年底統計已有175萬餘人,佔總人口數比例 8.05%,依照行政院經建會的預測,至民國100年時老人年口將達到248萬,佔總人口數比例將升至 10.3%,近十年來平均每年約增加6.6萬位老人,高齡化社會的特徵益趨明顯(吳永銘,民87,頁1)。老人生活需求的滿足成為家庭與社會關懷的重心,政府在規劃社會經濟、教育文化、國際外交的各項政策時,理應照顧曾經擔當國家棟樑為國出力的老人們,不僅在衣食住行育樂六個方面滿足老人們的需求,更應協助老人們探索瞭解生命的真相、體驗回顧生命的記憶、規劃未來的生命歷程、圓滿如意的完成人生旅程,妥善滿足老人們的生理、心理與靈性的需求。

  老人有其特殊的生活經歷與發展任務,促使老人以不同於其他年齡階層者的態度來面對即將結束的生命歷程,老人生死教育的重要課題,即是在於提供適合老人需求的教育課程內容,協助老人獲得適性的能力解決身心靈的種種問題,圓滿如意地完成人生任務。以下綜合老人生命發展的任務,以及老人面對死亡的態度,來瞭解老人需求的生死教育內涵。

貳、生涯發展任務

  老人從嬰幼時期至今度過許多的人生階段與危機,有過種種成功與失敗的豐富經驗,過去的經歷成為現今老人規劃與完成未來生活目標的基礎,強烈地影響老人對自己的信心與期望。以下從心理分析觀、人文觀、社會文化觀來分析老人生命發展任務的特質:

一、心理分析觀
  Erikson(1963)提出心理社會發展期八個階段的觀點,認為老人處於第八個人生檢討的階段,必須反省即將瀕臨生命的終結,思考其意義與重要性,達到生命意義的統整,若是對自己過去所做的選擇與結果感到滿足,則將擁有超越感,若是對自己的一生不滿意,會對失去的機會感到深沈的惋惜,而對即將來臨的生理生命結束感到無奈與失望。

  Peck(1955)擴充 Erikson 理論老年期發展任務的內容為三項,強調老人為了心理發展順利,必須解決三大危機:自我價值感統整與工作角色偏差、身體超越與身體偏見、自我超越與自我偏見,尤其是第三項,自我超越是指接受死亡,對人生最終的旅程不憂不懼,視為生命不可避免的結局,主動地打算未來,超越死亡的界線;自我偏見是表示老人拒絕承認即將到來的死亡,沈溺於目前的自我滿足。健全心理發展的老人必須坦然地面對死亡的事實,超越現時、現地的自我,肯定死亡的必然性,成功地適應對死亡的預期與準備(引自吳永銘,民87,頁12-15)。

二、人文觀
  人文觀者認為老人自己是生活的主宰者,老人經由選擇、創造、價值判斷和自我實現等健康正向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發展任務,代表人物 Maslow (1968) 認為充分發展的自我實現者具有以下特徵:認清現實;接受自我、他人與外界;主動自發;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導向;超然並需要隱私;能欣賞別人;具有豐富的情感反應;頻繁的高峰經驗;能認同他人;與他人建立多樣、滿足的的關係;民主的性格結構;富有創造性與高度價值感(引自吳永銘,民87,頁15-17)。

三、社會文化觀
  社會成員的角色定位依年齡來劃分,強調個人在生命全期中扮演的角色,並非階梯式的遞升而是線型的結構安排,社會文化的發展階段區分由「標記事件」形成,Havighurst(1952)認為這種社會文化的發展事實上是個體需求與社會要求的交會,指明個人一生中「可教的契機」,並將人生發展分為六個時期,第六個老人期涉及許多防衛策略,維繫老人幸福健康的生活感受,此時期的學習目標有五點:適應退休與收入的短少;適應配偶的死亡;與自己的年齡群建立親近關係;負起社會與公民的責任;建立滿意生活安排,考慮自己的經濟與家庭狀況重新安排居住環境。

  Schein(1978)認為老人面對退休後所帶來的衝擊,如果有良好的心理建設與周全準備,將能坦然的面對自己的一生。Schein提出老人共同與個別面對的許多課題與任務,老人面對的共同生命課題包括:調適身心功能與社會角色轉變的轉換與不確定感;處理衰退的身體與能力;面對配偶的死亡;面對依賴他人的需求情境;準備自己的死亡。而老人必須個別面對的特定任務包括:學習改變生活形態;適應減少與外界接觸的情境;適應生活水準下降,處理新的經濟問題;學習以經驗、判斷、圓通的方法來彌補體力衰退的困擾;做好自己死亡的準備,立遺囑與安排葬禮細節;完全接納自己與他人,沒有失望,達到統整的境界;平靜地離開人世間(引自吳永銘,民87,頁18-21)。

參、面對死亡的態度
  老人面對死亡的來臨,瞭解既然不能避免只好接受,但是缺乏足夠的死後世界資訊,不瞭解自身應該如何善加應對,難免會陷入惶恐失措百般無奈的心理低潮狀態下,在一段時間的迷惘之後老人會積極尋求協助與指引,藉著外界的力量來獲得有效面對死亡恐懼的秘訣,若無其他的挫折或打擊考驗老人信靠的秘訣,老人就能安安然度過生命的終結,若是老人信靠的秘訣遭遇嚴重的考驗或摧毀,老人則會再次陷入另一個追尋面對死亡恐懼秘訣的週期中一直到真正死亡的來臨。

一、處理死亡相關的課題是必須面對的生活重心
  老人常常想到死亡、關心死亡、較常談論有關死亡的議題(Kalish & Reynolds,1976;Thomas,1992);Munnichs(1966)指出老年人對死亡的接受有其限度(巫宜珍,民80);有些老人學的學者認為老人把死亡當成為機來看待(Preist,1970;詹棟樑,民80);Kurzdofer(1987)認為老人把死亡當成是「無聲的恐懼」,隨時都感到害怕(詹棟樑,民80)(引自蔡明昌,民84,頁46-47)。

二、早年喪親哀傷的經驗對死亡有所認識與準備
  國內學者鍾思嘉(民75)認為台灣地區的老人對死亡採取任命與自然接受的態度;黃天中(民80)認為老人由於已經面對許多「喪失」的經驗,如親友的過世、寵物的死亡、身體功能的減退等等,在心理上多少考慮過死亡與其後事的準備,對死亡比較不害怕(引自蔡明昌,民84,頁46-47)。

三、不同背景變項老人對死亡的焦慮有顯著差異
  蔡明昌(民84)認為老人對死亡存有焦慮,尤其是那些無法通過統整危機的老人而言,死亡更是他們心中莫大的壓力;老人對於死亡的焦慮可解析成對「瀕死過程中所遭受到的痛苦」、「死後世界」、「喪失」的焦慮;在生命回顧過程中,老人多對其一生的評價抱持肯定態度。不同背景變項的老人對於死亡的態度有顯著的差異:女性老人整體死亡焦慮與對自己的死亡焦慮皆高於男性老人;65-69歲組的老人對自己的死亡焦慮最高,75以上組的老人焦慮最低;不識字老人的整體死亡焦慮與對自己的死亡焦慮最高,顯著高於其他教育程度者;以宗教活動參與的頻率而言,幾乎不參與宗教活動的老人在整體死亡焦慮、對自己的死亡焦慮與對親友的死亡焦慮上,都顯著高於儘量參與以及偶而參與宗教活動的老人;住在安養機構的老人在整體死亡焦慮與對自己的死亡焦慮上,都顯著高於住在家中的老人(頁184-196)。

四、面對死亡時內在思考與態度轉換的機制解釋
  老人從社會經濟政治結構的重要地位中隱退下來,歷經社經階層與角色扮演的轉換,回歸在家庭生活與個人世界中,體驗生理機能衰退所引發的病痛困擾,面對生平好友逐漸凋零去世,不禁會思考自己生命歷程的價值性與意義性,規劃未來生命努力的方向。以下提出解脫理論(disengagement theory)與生命回顧(life review)概念來說明老人面對死亡時,內在態度的轉換機制(引自蔡明昌,民84,頁45-46):

(一)、解脫理論
  Elanie Cumming &William Henry於1961年提出解脫理論,解釋老人們決之自己已經盡到撫養子女與貢獻社會的責任,社會對於老人的要求已不再像以前繁重,面對來日無多的晚年,應該為自己作一些自己覺得應當去做的事情,老人得以從社會責任、他人期望中解脫出來。

(二)、生命回顧概念
  老人瞭解自己所剩的時間有限,會開始檢視自己的生命歷程,探求自己這輩子是否有價值,過得是否充實有意義,如果老人覺得自己的人生很滿意,就能較輕鬆地面對自己即將來臨的死亡;若是無法接受自己的人生而且充滿懊悔與無奈,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時,就會覺得焦慮難安無法忍受。

肆、生死教育內涵

  吳永銘(民87)研究發現老人教育活動應注重老人「全人」的發展與完成,涵括身、心、靈三種層面的均衡陶冶,符合老人應付、表現、貢獻、影響、超越等五個層面的廣泛教育需求,使老人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生活情況的變遷,自理日常生活,維護康泰的身心狀況,獲得安寧的精神修養與靈魂超越,更能走出生活的孤寂範疇,重新投入各項社會、政治、宗教、經濟、義務服務的活動,為社會提供進步的動力(頁209);其中「靈」魂昇華的課程包括臨終關懷、生命歷程的認知與調適、促進自我實現的知能等,使老人能經由課程中獲得完成其發展任務所需的知能,協助老人完成其人生目標(頁197)。以下綜合心理分析觀、人文觀、社會文化觀三種老人生死教育課程的觀點,提出規劃老人生死教育內涵的方向:

一、協助老人自我超越化解自我偏見
  邱天助(民82)認為死亡教育應提供各宗教、哲學對於死亡的意義、歷程、價值的多元思考方向,幫助老人發展出對生命與死亡的正向看法,將死亡視為生命正常的終點,對自己的死亡有所準備(引自吳永銘,民87,頁15)。

  蔡明昌(民84)研究認為死亡教育應注重對老人期的探討、臨終關懷、醫學上的觀點、哀傷輔導、死亡的本質、死亡的社會問題探討;可結合宗教教育來實施死亡教育,使老人瞭解「來生」、「死後世界」以及超越人生的修養方式;也可透過養生保健教育來實施死亡教育,經由老人較感興趣的保健養護課程談論有關死亡的課題(頁202-203)。

二、促發老人內省思考瞭解生命意義
  邱天助(民82)認為要滿足老人超越的需求應規劃的課程包括:提供一些有智慧者對於人生意義的看法;詮釋不同年齡、文化之間生命意義的異同;提供溫暖、支持性的回顧環境;促進精神的活動以取代生理的限制(引自吳永銘,民87,頁17)。
  提供從文學、宗教、哲學、戲劇、音樂、醫學、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經濟學等學科探討死亡的相關課程,使老人透過文化與其他時代人文精神的探討,獲得有關生命的啟示,協助老人瞭解其生命意義建立老人對生命歷程的正向價值觀。

三、獲得積極處理生涯發展課題知能
  蔡培村(民85)認為老人生涯發展任務包括適應退休生活的改變、社會經濟地位喪失的問題、學習接受身體衰退、配偶死亡,以及死亡教育方面的課題(引自吳永銘,民87,頁19)。

  McCoy(1977)認為應該運用老人可教的時機,安排課程活動讓老人在適當的時期學習解決其發展任務的問題,包括:、提供退休、自願工作者有關老化的知能;財務管理訓練;健康照顧課程;宗教的探索;處理孤獨與寂寞;死亡教育與臨終關懷;解決問題的創造性能力;壓力處理、心智控制腦波技術、鬆弛技巧等(引自吳永銘,民87,頁19-20)。

  吳永銘(民87)研究歸納出老人的生涯發展任務,包括健旺的身體機能、愉悅的心理感受、超越的靈魂修養,其中有關滿足老人溫馨的靈性教育需求課程方面,應包括群己臨終關懷的知能、超越親人死別的智慧、理性參與正信宗教的習性、生死價值觀念的澄清、生命歷程圓融回顧的知能、靈魂安息超越的修養技能等內容(頁20-21)。

伍、結論

  生死教育的內涵包括提升生存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涉及生理、心理、靈性三個層面,囊括快樂生活與愉悅死亡兩個向度,生死教育內容規劃重點應從瞭解宇宙生命真相、接納生命歷程記憶、規劃未來理想型態、圓滿如意結束一生等四方面著手:

一、明瞭宇宙生命的真相
  人類生存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的生命歷程僅是宇宙生命修練旅程的一小段,應讓老人從天文學、物理學、航太科學等物質學科瞭解世界組成的具體現象,可以再進一步從靈魂玄學、宗教神學形塑他們內在的宇宙真相觀、天人份際觀、肉身靈魂觀、輪迴修練觀等內容,瞭解多元宇宙的觀念架構、上帝神靈與人類靈魂同源同性天人合一的流轉歷程、人體具備生理以及意識精神(心靈)運作系統達至心靈肉體雙元協調的奧秘、靈魂不滅的生命歷程,以及輪迴修練成為宇宙運作分子的生命真相(引自吳永銘,民88,頁5-10)。

二、悅納生命歷程的記憶
  設計系列回顧生命歷程重要事件的問題,促發老人仔細思考評價過去人生已經完成的事件中,有哪些自己覺得滿意,值得讚賞的作法有哪些,有哪些並不滿意,有何種補救措施;有哪些想做卻因某些因素未完成的重要事件,現今有那些方法可以完成未圓的夢想。鼓勵支持老人勇敢面對回顧生命歷程中所感受到的各種滋味與感受,肯定自己努力的成果,喜悅地接納許多歡喜成就與悲傷失落。

三、規劃理想型態的未來
  提供老人規劃人生未來時所需的各種指導與協助,設計研習課程讓老人學習規劃確實可行的未來計畫,以及落實計畫時應考慮的重點,包括:現實限制與理想型態差距的縮小、所需資源的尋找與調配、障礙挫折的排除與調適等。逝者以矣來者可追精益求精痛定思痛,趁著現今及往後還活著的時候,規劃有限的時間、精力與資源,集中在修正過去錯誤決定所遺留下來的後遺症,彌補完成過去未圓夢想的缺憾,貢獻時間心力於社會服務工作造福人群,散發自己剩餘生命的光與熱積極關懷需要的人們。

四、圓滿結束如意的一生
  協助與指導老人思考面臨死亡時應有的後事安排,包括瞭解並悅納人生畢竟無法事事完美仍有努力過後無法達成的事務,出發到想去的地方拜訪非常想念的親友,預留給親友的最後告別,臨終醫療照護的囑咐與指定,遺留財物的分配與捐贈,死後遺體喪葬事務的處置等。讓老人臨死之前毫無牽掛,在親友的陪伴與祝福中平心靜氣地等待死亡的降臨,圓滿如意地結束充實的一生。

參考書目

  • 吳永銘(民87):我國老人教育辦理現況暨發展取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吳永銘(民88):靈乩降神治療的靈魂學初探。發表於新客星站網站。

  • 蔡明昌(民84):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本文由原作者提供,未經原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回『星站新視界』 ]    [ 回新客星站首頁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