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介紹

《生死學導論》

回新客星站首頁
 
       
 

《生死學導論》

本書簡介
自序
導論

書摘
(近日推出)

生死學導論 呂應鐘 著

|目錄|相關連結|

  導 論:獻給國人的世紀新禮

  自從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傅偉勳教授於1993年7月出版《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一書,開啟台灣生死學研究風氣,使得台灣死亡學與死亡教育課題從此被廣泛注目。
  其實英、美各國大學早已普遍開設死亡學課程,而國內一百多所大專院校,只有三分之一有生死學課程。所幸,教育部長曾志朗已宣佈2001年為「生命教育年」,希望這是全民生命教育的起點。加上近年國中、小學生自殺事件頻傳,使得臨終關懷、生死教育更應列入國民義務教育課程之中(黃靜宜2000)。
  1995年,台北護理學院開授必修課程「死亡學」1(林綺雲2001a),其課程理念旨在讓同學了解生死學的研究與運用現況,從醫學、社會、宗教與倫理的觀點探討死亡歷程、對個人的影響、認識與死亡相關的儀式及其對社會組織的影響。期使同學建立正向的生死觀,達到死亡教育的目的(曾煥堂、林綺雲http)。
  1997年南華管理學院率先成立台灣第一所「生死學研究所」,開始讓大眾慎重思考生死相關課題。其第一任所長鈕則誠教授曾規劃生死學與其他學科的縱橫架構2,並謂「生死學原意為死亡研究,本所基於生死乃一線之兩端、一體之兩面,遂主張生死兼顧,不可偏廢。」(南華大學http)
  台大醫學院從1998年開始才在其七年教育的290個學分中加了1個學分的「生死學」,而陽明大學在通識教育中只有2個選修學分的「生死學」。可以想像當年輕的實習及住院醫師面對重症病患的生死關頭時,本身沒有處理的經驗,醫學教育上也缺乏這方面的教導,其困難可想而知。(柯文哲1999)
  1998年,台北護理學院成立「生與死研究中心」(林綺雲2001a)。其後,歷經九二一大地震的震撼,從此台灣各大專校院及中學紛紛開授相關課程。高雄市政府於1998年11月發行《高雄市高中職生死教育手冊》,為我國第一本高中職生死教育教材,從此「生死學」與「生命教育」就成為各級學校的一門深受歡迎的通識學科。
  中央大學認定生死學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其課程內容包括常見的問題,諸如:對待死亡的態度、死亡的詮釋與定義、不朽、死因、垂死臨終、安寧療護、死亡的醫療化與麥當勞化、愛滋、自殺、安樂死、兒童與死亡、哀悼悲傷、喪葬、瀕死與死後生命、死亡教育與諮商;此外還有有關身體的研究與理論、身體與宗教、規訓、身體管理、戀屍與屍體問題(甯應斌http)。
  東吳大學哲學系莊文瑞教授開授的<現代生死學>,認為哲學是學習如何死亡的一門學問。死亡的事實,凸顯了生命意義問題的重要性,而將死亡置於面前,更透顯出個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究竟如何。如何為自己建立良好的死亡覺知,不僅是個人責無旁貸、無法假手他人的學習要務,更是開拓個人生命意義知價值的哲學思考訓練。(莊文瑞http)
  交通大學則從四個面向教授生死學課程:(劉秋固http)
一、從狹義的「死亡學」擴展至廣義的「生死學」(生命哲學、生命科學)以肯定及提升自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健全生死教育與生死管理。
二、整合宗教信仰、哲學、生命倫理、心理輔導、醫療、安寧療護、民俗醫療、殯葬禮儀……等,以大愛關懷現實的生、老、病、死。
三、面對死亡與失落,運用心理輔導策略,增加悲傷反應之敏感度及處理能力。(學生須隨本課程學習哀傷輔導技巧)。
  四、以華人的社會文化為背景,建立本土化的生死觀。
  嶺東技術學院二技班<生死學與臨終關懷>課程旨在培養學生透過生與死的對照,反省人類、社會、與自身的存在意義;透過東、西方不同文化價值的比較,接觸不同文化下的生死意涵;了解自己對死亡及瀕死問題的觀點,主動對死亡進行有意識地思考,從而體認自己的生死功課,了解臨終關懷的意義,全方位身、心、靈的安寧照顧,與哀傷輔導。(邱文彬http)
而該校另位教師認為<生死學與臨終關懷>分為四個主題:(蘇完女http)
一、透過對死亡和瀕死相關概念的探討與分享,協助學生檢核個人面對死亡和瀕死的態度。
二、瞭解面臨死亡的心理反應及喪親者的哀傷反應,以增加個人處理失落的能力。
三、瞭解不同文化、宗教對死亡議題的看法和態度,以檢視個人的價值觀,重新體驗生命的意義。
四、討論與臨終有關的安寧照顧、倫理和法律問題,協助學生瞭解生活的品質及生命的尊嚴。
  紀潔芳(2000)認為生死學在師範校院應屬應用學科,所以其教學目標、技能及情意方面包括:
一、令學生了解各宗教、哲學及各專業學門(如心理學、醫學等)之死亡觀,包括死亡的情境、歷程及對死後世界的看法。
二、引領學生降低對死亡的害怕、逃避,而能以坦然、積極的態度面對死亡。
三、引領學生對人生最後旅程能做事前規劃,如預立遺囑等。
四、令學生了解死亡所造成之失落及哀傷,並能調適處理及幫助家人、親朋、同事及學生。
五、培養學生具有實施生死教育之知能。
  高雄醫學大學的課程目標在於讓學生了解生死學的理論與研究或運用現況,從哲學、醫學、法律、心理、社會、宗教與倫理的觀點探討死亡歷程對個人的影響;認識與死亡相關的儀式及其對社會組織的影響,期使同學建立正向的生死觀,達到死亡教育的目的。(簡光明http)
  慈濟醫學院則邀請人類學、中西哲學、宗教、心理學、本土文化專家以多元的角度,讓同學從中探討死亡的問題與現象,也安排臨終關懷實務工作者:醫師、護理師、社服及宗教人員,介紹生理、心理、社會、靈性照顧過程。藉此促進同學對生死之間的關聯及「活著」的意義,有更深刻的體會與了解。(李彩琴http)
  成功大學護理系<臨終照顧>課程的設計(趙可式2000)為協助學生思考臨終病人護理的意義,及領悟死亡對個人的意義。裝備自己更能面臨照顧末期病人的挑戰,藉著舒適護理、症狀護理、實地安寧病房參訪、及電影的啟示,學習達到「協助病人平安尊嚴的死亡」之護理宗旨。
  國立陽明大學<臨終照顧>課程的設計為協助醫學院學生釐清自我對死亡與瀕死的感受,體認醫療的目標除了治療及延長生命之外,還有增進生活品質、解除痛苦。因此在病人的臨終階段,醫學仍有所作為。此課程中將介紹安寧療護及緩和醫療的理念,及實際的醫療人員之角色與功能,尤其是護理人員之角色及功能。(趙可式2000)
  吳寧遠(2000)為中山大學規劃的生死學課程有以下特色:
一、 生死教育之知識教育部分:主要給予生死教育基本的知識,包括:宗教的死亡觀(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一貫道、道教、民間信仰、新興宗教生死觀、原始宗教的生死觀);東西方哲學的死亡觀(西方哲學、東方哲學、禪者的死亡觀、中國命理談死亡、儒家的生死觀、由身體觀看基督教的生死、中國人的死亡禁忌);各學門的死亡觀(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民俗學、宗教學、醫學倫理)。
二、生死教育之應用部份:主要將生死教有之知識應用在現實生活中,課程內容包括:自殺者的心理輔導、死亡意義治療、天主教的死亡輔導、佛教的死亡輔導、醫生的死亡輔導、精神病態與死亡、臨終者的靈性輔導、生死輔導與諮商、臨終病人的需求、如何與兒童談死亡、臨終關懷。
  三、生死教育的生活教育:
也即是生死教育與自己的社會面、人際面、生活面相合、其中課程包括:死亡的社會意義、死亡的心理意義、生死與禪修、失親者的心理調適、失落與哀傷調適、死亡倫理學、由人性尊嚴談死亡。
四、生死教育的自我規劃部分:也即是每一人接受生死教育,也應接受對自我死亡的安排、課程包括:瀕死者經驗談、器官捐贈與醫學及法律面、比較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一貫道的死亡儀式、自我保險規劃、死亡面對的法律問題、死亡面對殯葬問題、死亡面對的醫療問題、預留遺囑。
  由以上各種課程可以看出,似乎不自覺地將死亡觀、生死學、生死教育、生命教育混為一談,這是筆者多年來觀察後所不敢認同之處。陳芳玲(2000)認為死亡教育乃死亡學研究的諸多議題之一,所以她在設計死亡教育時,為避免與生死學的內涵有過多的重疊或混淆,認為死亡教育應可以被界定為是一門以死亡相關的現象、思想、情感及行為為主題,探究如何學習與教學的學科,其重點在學習者如何學及教學者如何教。
  筆者極為贊同此觀點,適度地分隔「生死學」與「生死教育」內涵實為必要,本書既名為《生死學導論》,當然需以符合此觀點而撰寫,因此結合傅偉勳教授之生命哲學架構以及李家同教授(http)的理念「人人都要面對死亡,不應該是非常深奧的學問」,著成本書。
  的確,生死學成為一般大學通識教學課程,或是成為社區大學終身教育課程,如果過度充滿哲學或宗教術語,連擔任過大學校長之教授都看不懂,則完全失去全民終身教育的意義,也失去其存在價值,因此本書力求淺顯易懂,達到雅俗共賞的寫作目標,期使生死學成為人人能了解的日常知識而非深奧的知識。
  誠如鄭石岩(1993)所言,我們傳統的教育,一向把焦點放在人生的發展上,重視生聚教訓、強調成功和成就,對於死亡教育一向忽視。於是,人們普遍不知珍惜生活和生命之美,感受不到慎終追遠的思古幽情,更忽略人生意義的探究與體驗,特別是對於絕症者或臨終者的照顧,幾乎沒有善盡應有的關懷。因此,我們有需要注意死亡的研究,重視死亡教育。它對於個人精神生活的成長,乃至文化的提升,都是積極而值得肯定的。
因此,在進入廿一世紀之後,提升人類已衰退的精神文明就成為這一代人責無旁貸的重任,而提升精神文明之首要工作,就是要先讓人類真正認識「生命」與「死亡」的意涵,體會生命的真諦,探討「生命本意」以及「生死交替」的基本知識,並能尊重生命、關懷生死(呂應鐘http1)。
  這些思想是筆者多年所經常思考的重點,因此在南華管理學院生死學研究所開授<生死超心理學>、<生死方位學>及<人體科學>等課程時,即深入思索「死亡學、生死學、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生命教育」之間的異同。同時回想在1995、96年間,筆者有幸與傅偉勳教授數度把酒暢談生死學研究所籌備事宜,爾後深入了解傅教授的現代生死學理論架構,其理想與目標一直縈繫在筆者腦海多年,自然而然成為筆者的生死學啟蒙導師,始終認為其整體生命哲學內涵才是最合宜的生死學課程。
  傅教授的現代生死學領域涵蓋「生、愛、死」三部份,架構極為龐大,但是相當平衡,尤其是第三部死亡問題與死後世界部份更是目前國內生命教育所未觸及的,傅教授以第三部一半的篇幅探討死後世界,此種規劃極值得國內生命教育學者深思。
  然而這樣一部華文世界的生死學專門論著,並非大學校院甚至高中職校課程所能吸納。做為導論似乎不宜,再加上筆者前年以來歷經生死關頭的親身體悟3,體會到楊國樞(1993)在《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序文中所言:「在生病以前,偉勳兄對生死問題的看法主要是知識性的;生病以後,他對生死問題的看法則是知識性與體驗性合而為一的。」的境界。
  因此本書仍以傅偉勳教授的生命哲學恢宏架構為藍圖,將《現代生死學》一書做極大的簡刪,做為我國生死學教材的拋磚引玉入門著作,獻給國人當做重要知識來源的世紀新禮,尚祈先進給予指正。

1 「死亡學」一詞英文為Thanatology,源自希臘神話死神Thanatos的名字。於1903年由俄國生物學家Elie Metchnikoff所創,1912年傳入美國。六十年代以後經由「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而發揚光大。
2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的縱橫架構,橫向四個專門領域有:「生死教育、臨終關懷、悲傷輔導、殯葬管理」的分工;以及縱向六個學科的交流:「哲學、宗教學、心理學、社會學、生物醫學、護理學」。
3 筆者於2000年8月經切片檢查發現罹患鼻腔淋巴癌,後經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加上甚多補充療法與自然醫學療法,目前已充分克服腫瘤。治療期間的深層心理思考與人生觀的改變,使筆者對生死學有如傅偉勳教授般的知識性加上體驗性的思考。為了提供國人正確的克服癌症方法,筆者另著作《我的腫瘤不見了》一書,已於2001年8月由自然風文化出版。

回本書簡介

※相關連結※
◎《現代生死學
◎【呂應鐘出版著作
◎【台灣飛碟研究教父

本網站由「新客星站」 維護與管理
 

   

 

 

回新客星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