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介紹

 科幻文學概論

回新客星站首頁
 
       
 


本書簡介
目錄

楊振寧談
李約瑟談
序一
序二
前言一
前言二

書摘一
書摘二
書摘三
書摘四

相關連結:
科幻時空
科幻薪傳

科幻文學概論 呂應鐘、吳岩 著

 

    前言一:科幻與世界

◎ 吳 岩

  1997年北京國際科幻大會之後,一些國外朋友來信說,沒出席這個會議,真是一生的遺憾和「羞愧」。
  他們的感覺我是能夠理解的。中國正在逐漸成為世界文化圈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缺席一個這樣重要的會議,對於任何一個真正喜愛科幻文學的地球公民來講,當然是件憾事了。
  這幾年來,國際科幻文學領域關注中國大概有兩個表現。首先,關於中國科幻動態的報導更多地受到了西方讀者的注意。從80年代起,葉永烈、吳定柏和我都在這方面做過一些工作。
  1994年筆者出訪美國的時候,還在他們的科幻研究會上做了報告。我的報告自然從中國文化的核心儒家與道家講起,談到中國當代科幻的時候,已經只剩下不多的幾分鐘了。
  我不得不承認,想要使一直以為自已是世界文化中心的西方接受東方的思想和信念,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記得那次會議來自堪薩斯大學的詹姆斯•崗恩教授也曾出席我的報告會,他當時只是禮節性地表示出對我講話的興趣,完全不像這次北京會議上那麼熱情,倒是獲得過科幻研究「先鋒獎」的加拿大評論家維羅尼女士和她的男朋友對我的發言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他當時就約我在「任何時候」為他們「非常嚴肅的」評論刊物,寫些文章。
  我一直沒有中斷過向西方社會推銷中國科幻。但是,想要打入西方科幻圖書市場,我覺得還是個相當遙遠的事情。不要說我們的科幻還無法與他們的產量和質量相媲美,就是主題和表達方式也和西方人的思想觀念相距甚遠。(這樣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西方人對中國人對中國文學的看法上,就是日本這樣經濟發達的國家在西方圖書市場上也毫無地位。)
  但我仍堅信「推銷自己」的重要性。中華民族的文化變遷是本世紀最偉大的文化變革之一,我相信所有真正思維開放的人會漸漸體味到這種變化的偉大意義的。
  國際文化界關注中國科幻文學的另一個表現,就是以中國為題材的科幻小說正在日益增加。1992年。俄亥俄州女作家潤麥秀創作的《張鐘山》,將22世紀一個由「共產黨中國」領導的地球展現給西方讀者,這部小說一反過去對東方文化的恐怖描寫,給人以異常輕鬆舒緩之感。雖然作品中提到了在22世紀可能還有「左」的錯誤,但麥秀筆下的中國人在西方科幻小說中第一次不那麼令人畏懼得難於接近了。
  如果說麥秀的小說只是一個未來「中國人化」的世界的側面,那麼,戴維溫格洛夫在創作科幻系列《中國》時則其下了功夫,他的小說以「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開場,一下子將西方讀者帶入了古老中華帝國的文化氛圍。溫格洛夫的小說已經寫了3到4個續集,每一集都400~600頁的篇幅。真可謂洋洋巨著,浩浩大觀。當然,溫格洛夫的小說對中國人管理的未來仍存在著恐懼,但看看封面上那頗具現代化風格的滿清帝王的王座上雕龍畫鳳的立體電視機,也真讓人產生出許多唏噓慨嘆。
  即便是不把寫作的重點放在整體描繪中國未來上,其他作家也會在自己的作品中時常提及中國。中國再也不是過去那種在世界上可有可無的點綴了。
  已故的著名行星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教授在他唯一的科幻小說《接觸》(台灣用《接觸未來》) 中重點刻畫了一個中國學者在中國文化中的奮鬥歷程。而英國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對中國態度的變化則更為巨大,他的《2001太空漫遊》系列在前後20年裡發生了根本改變,中國從被暗示成國際太空計劃的破壞國變成一個善良、友好、在技術上取得驚人成就的「溫和」之國。
  所有這些,應該歸功於改革開放的20多年。在這20多年裡,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中國國際地位的穩步提高,就不會有西方國家對中國文化的當前關注。
  當然,為了能在21世紀確保這一地位,中國人仍需不斷努力。
  我們的科幻文學事業仍然有漫長的通路要走。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在21世紀的繁榮依賴於科學和民主精神的傳播,而在這方面,科幻文學將起到其他文學形式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因此本書的出版將具備21世紀的時代意義。

回本書簡介

本網站由「新客星站」 維護與管理
 

   

 

 

回新客星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