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腫瘤依然不見了/呂應鐘著

紙本書於2002年9月由自然風文化公司出版,現已絕版,今全文上網                 回首頁

             雈埵

自序2002/6

序一:呂應鐘現象

序二:生命重建與成長的歷程

序三:化煩惱為菩提

序四:勇氣--從飛碟研究到抗癌

見證:也算圓了和尚夢

治療過後的種種心得

   一年來的感想

   我曾高興也曾難過

    再度提供經驗

    中藥抓取過程不科學

    扶正袪邪的現代意涵

    絕對要提升免疫力

營養具足決定治療成敗

    營養一定要充足與均衡

    人體所需的六種營養素

    多喝優質的水

    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醣類與排毒

    SOD酵素

    不要怕脂肪

    蛋白質是細胞的基礎

    要額外攝取多樣維生素

    維生素B群+C保活力

    維生素E也不可少

飲食正確就能防癌

    多吃蔬果是正途

    多吃魚

    什麼是EPA

    什麼是DHA

    魚油是全方位保健品

    多吃黃豆製品

    味噌湯是無上佳品

    多吃五穀雜糧

    多吃含硫、硒等的蔬菜

    多吃紅色蔬果補充胡蘿蔔素

    紅葡萄汁可保護健康

生機飲食與素食的迷思

    我不贊成吃生機飲食

    生機或是商機?

    有機是觀念而非療法

    吃有機生機會導致營養不足

抗氧化抗衰老與抗癌

    降低自由基才會健康

    抗氧化劑的好處

    選擇抗氧化劑的一些原則

    自由基也不可過低

    抗氧化酵素SOD

    輔酵素Q10有其效果

為何生病的人越來越多?

    自然環境的惡化

    社會環境的壓力

    過度忙碌及壓力大就會生病

回復健康的經典方法

    要怎麼做才會健康?

    改善身體內部健康度

    體內環保

    用機能性食品改善體質

    改善心理健康度

    心理環境是個重要的新觀念

    提升靈性健康度

    提倡有靈魂的心理學

    靈界傳給榮格的信息

    設法提升自己的靈性健康度

病友與我互動的若干實例1

    病友與我互動的若干實例2

    病友與我互動的若干實例3

治療過後的種種心得

一年來的感想

2002年3月28日晚間,我在自然風文化公司與讀者做心得交流時,掏出當天下午的門診單,很高興地向讀者報告一件事:「下午到馬偕醫院看上個禮拜的追蹤檢查報告,主治醫師告訴我核子醫學Ga67檢查,『沒有腫瘤跡象!』」的很高興,因為自從2000年11月分別作完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之後,就很聽醫師的話,依照規定時間回去作追蹤檢查,從來不敢怠忽。因為我們都知道癌細胞是不會乖乖就範的,只要一有輕忽,它就不饒人。

回顧這近二年來,把自己當做白老鼠般做實驗,不僅又增加了很多控制癌症的心得,也更加了解現代人多病的真正原因。同時也將此心得提供給閱讀《我的腫瘤不見了》而找上我的讀者,卻讓我感觸良多。

許多讀者透過管道設法與我聯繫,想討論抗癌與防癌的方法,因為他(她)個人或是家人得到了癌症。此舉使我驚覺到台灣癌症人口的確真的很多。而在與病友的談話互動中,也感慨到國人對癌症的陌生與恐懼心情,實在令人同情,甚至很多錯誤的民間說法誤導病友,使得原本還可以醫治的情況,拖到令醫生也無法挽救的局面。

而有些醫生得了癌症之後也顯得不知所措,他們也是經由旁人的介紹閱讀拙作,才對癌症的克服方法有深入的概念。一位友人的弟弟娶了高雄長庚醫院一位護士,這位護士說他們病房內的病人都在看《我的腫瘤不見了》,醫生也在看。一位在台北和信癌症中心治療乳癌的女士說,不少病人與醫生都在看這本書。

我曾高興也曾難過

有位鄭小姐在她即將進行鼻咽癌治療之前一週,與其先生正好與我相遇,當時就告訴她一些經驗。而後,鄭小姐每隔一陣子就打電話來和我討論治療與復原的狀況,每一次,鄭小姐都很客氣地一直說不好意思打擾我,可是說真的,每次她來電話,我都很高興。因為事前知道她是化療與放療一齊做,這是非常傷身體的治療過程,不僅病人自己需要有極高的意志,家人也要極度的配合。

在她開始治療後的第三週,身體一定進入極虛的狀況,當時她曾打電話來,可以聽得出面臨身心極度受折磨的低潮。我自己也有這個階段的體驗,所以儘量提供她一些心得,並鼓勵她,為她打氣。很欣慰的,鄭小姐也真的按照我的法則去做,而後得知她的復原狀況非常好,甚至比我自己當時還要迅速,就打心底為她高興。

在《我的腫瘤不見了》書中就提過,病人自己的心境與意志是第一重要,絕對不可未打先投降,先喪失對抗癌症的堅強毅力。其次是家人的正確觀念,鄭小姐的先生一開始就有正確的態度,也很用心地在旁鼓勵她,不會去盲目地找偏方,照我提供的高營養素攝取法去做,使得鄭小姐回復得很快。

因此每次接到鄭小姐的電話,每次都是她身體狀況愈來愈好的消息,不過她希望好得更快,反而讓我在電話中陶侃她:「妳心太急了,已經回復得比我快了,不要著急嘛。」所以鄭小姐每次來電話,我不僅不會嫌麻煩,反而是聽到好消息般地高興,那是一種助人後的喜悅。

可是也有其他令我相當難過的實例。一位好友的太太告訴我,她一位親戚的女兒,在英國留學,原本去(2000)年8月就可以拿到碩士學位。沒想到3月打電話回來,說數個月前身體不適,手關節與脖子長出突起,英國醫生檢查治療也沒有見效,她媽媽要她回國,三月間到台中榮總檢查,醫師宣佈是淋巴癌,要她立刻住院治療。

結果,這位小姐的母親不要她女兒住院,聽信鄉里人士報的偏方,每天一帖,要價1萬多元,連續服用一個月,花了30多萬元,情況更加惡化,到了四月底病情更加惡化,沒辦法,又回到台中榮總診斷,醫師只能說:「太晚了。」五月,就離開人世。

聽到這種事情,令人難過又氣憤。難過的是為什麼不信醫師要信偏方呢?《我的腫瘤不見了》一書也特地專章交待「絕對不能信偏方」,可是就是有只信偏方的人,令人扼腕。用常識想想,那一包藥粉,根本不知道它是哪些東西混合的,就敢天天服用,實在太不聰明了。而令人氣憤的是,民間仍然有不少昧著良心大賺黑心錢的郎中,不顧別人的生命,只顧自己賺錢,天良何在?

不過,罵這些郎中是沒有用的,要罵只能罵那些相信郎中的人,如果所有的人都不信郎中,郎中也就沒得騙了。每次聽到這種壞消息,我的心情總會難過一陣子,最後只好說一聲「隨緣吧」,讓自己能夠寬心,不然要怎樣呢?

這一年多以來,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病友,有時讓我高興,有時讓我遺憾;有時為對方的理智欣慰,可是有時也為對方難過;有時我的好心能被接受,有時卻遭誤解,真是體會了「一樣米飼百樣人」的俗諺。

因為說實在,雖然知道很多人閱讀《我的腫瘤不見了》,但我有時實在高興不起來,因為在與病友的談話中,得知他們的消極心態,實在令人心頭鬱結。不知是該放棄好言相勸,或是大罵他們一番。

例如因為父親得癌症而從美國趕回來的李小姐,在給我的電子郵件中提到他父親得了淋巴癌之後,意志消沉,李小姐很用心地問我一些經驗,提供給她父親參考,可是她父親沒有什麼心去改進。

又如一位台北連小姐,她的弟弟得到直腸癌,從電話中可以體會出連小姐很有概念,可是她的弟弟意志消沉,加上其弟妹相當有主見,我也只好不多表示意見……

有時會想,病友和我,素昧平生,他們打電話找上我,我就毫不保留地提供建議,甚至隔一陣子還主動打電話去關心。可是遇到自己都不願提起精神來對抗癌症的人,只有為對方嘆口氣,又能如何幫忙?

抗癌完全要靠自己,不能抱著靠家人的心態,家人只能從旁協助,想要克服癌症只有一條路:自己要堅強!

再度提供經驗

回想從鼻腔發病到寫這本書的時候,足足經過二年,多次回診,都是得到正面的檢查報告,三月底醫師說「沒有腫瘤跡象」,讓我整個心都放下來。因為,兩年來一點也不敢疏忽,大家都知道癌細胞是會復發的,所以我不敢輕視它。

有一次在清理鼻腔時,流出了鮮血,還流個不停,著實嚇了一跳,當時感覺到溫熱的鮮血從鼻腔流出,心裡喊著:「完了,完了。」說實在當時心裡相當害怕,怕自己兩年來的努力付諸流水。於是趕快弄一團衛生紙將鼻子塞住,躺到床上,心裡祈禱著平安無事。約莫十多分鐘後,小心翼翼地坐起來,將塞住鼻子的衛生紙抽出來,發現沒有再流血了,趕快湊到鏡子前,用小手電筒照向鼻腔,好像沒事了,心才放了下來。果然以後就沒事了,原來當時是不小心摳了一下才流血的,不是癌細胞作祟。

這兩年來,零零總總的實質經驗,讓自己對抗癌方法的正確性有十足的信心,其實是很值得再提供給癌症病人做參考。甚至於沒有病的人也可以把這本書當做保健寶典,照著做,就不怕疾病上身了。於是在一個為大家服務的意念下,再將一年多來的心得提供給癌症病友及全體國人,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拾回健康!

與實踐大學食品營養學系楊瓊花教授的認識,可以說是偶然,也可以說是上天的安排。那是在我治療腫瘤之後,還戴著假髮的削瘦日子。有一天,一家軟體公司蘇總經理約我和幾位朋友見面。席中,蘇總經理特別介紹楊教授,當時從爽朗的談話中,就感覺到楊教授是一位相當熱心的好人,而得知她已有六十歲,卻讓我不敢相信,因為從外表、聲調、舉止上,都讓人感受到活力十足。

第一次見面,楊教授就送我一瓶她大學研究團隊的一種神奇水。後來每一次見面,她都不斷地提供好東西給我喝,甚至有一次拿一瓶比日本月桂冠清酒瓶還大瓶的神奇水送我,讓我實在感動。而我也誠心誠意地將這些東西喝完。

她還另外送我一小瓶可以放入皮包內的寶物,並說:「不管是切傷、燙傷、或是香港腳、發炎等等,只要噴一下,兩三天就會好。」當時我心想,哪有這麼神奇的東西?沒想到,事情實在巧極了,拿回家的次日,內人的手不小心被電鍋燙了一下,我想到楊教授送的神奇東西,趕快拿出來要內人噴一噴。還真是神奇,內人說燙到的手竟然一下就沒事了,立即使我完全佩服楊教授的研究成果。

之後,我們就成為好朋友,多次的見面,多次的請益,讓我知道她從事漢方本草的生物科技研究,將生物科技與漢方秘傳結合,這也對了我的味口,因為我一向認為漢方本草的東西比西藥好,所以她拿什麼給我,我就很相信的喝完。也因此讓我有機會深入了解所謂的SOD酵素及機能性食品,在多次飲用之後,的確立即感受到身體的效果,於是我的研究心又起來了,就用心的去研究機能性食品。後來經過我的研究、思考、驗證之後,才發現差別大了。